首页 > 塌房年鉴 > 舆情复盘年鉴3个指标组合实战:上班族短线%效率的秘诀(附避坑指南)

舆情复盘年鉴3个指标组合实战:上班族短线%效率的秘诀(附避坑指南)

发布于:2025-06-23 作者:admin 阅读:39

 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三条曲线,手指无意识敲着键盘。那是2018年的夏天,我刚接触股票投资三个月,账户里的数字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直到某天在券商营业部,听见隔壁大叔嘟囔了句MACD金叉配放量,当天下午他买的股票就冲上了涨停板——那天起,我真正明白了技术指标组合的魔力。

 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MACD+MA+VOL组合,被业内称为短线交易的三剑客。但别被专业名词吓到,我刚开始学的时候,把这三个指标分别想象成汽车的三个仪表盘:MACD是油门和刹车,MA是导航路线,VOL就是油量表。

  先说说MACD这个老伙计。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,就是只看金叉死叉。记得去年11月某个周二,大盘突然跳水,我自选股里有个消费电子标的,MACD在水下连续三天收窄,当时我就知道要变盘了。第二天果然放量拉升,后来才知道是某龙头公司突然宣布跨界合作——这种时候要是能提前捕捉消息该多好?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希财舆情宝,它就像个24小时待命的雷达,把重要消息直接推送到微信上,确实省了不少盯盘时间。

  MA均线系统更像是市场情绪的体温计。5日线日线则是多空分水岭。但千万别死板地按教科书操作,去年有只光伏股在60日线个交易日,我每天画线画到手软,最后还是靠舆情宝的机构报告提醒,发现多家券商都在悄悄上调评级,这才拿住了后面那波主升浪。

  VOL成交量才是最诚实的裁判员。有次我根据MACD金叉进场,结果量能持续萎缩,硬撑了三天还是割肉离场。后来用舆情宝复盘才发现,那段时间公司正在静默期,重大利好消息被捂着——要是早知道这些,何至于被洗出去?现在每天花1块钱订阅舆情报告,相当于雇了个AI助理帮我盯这些细节。

  这三个指标组合使用时有个秘诀:MACD定方向,MA看支撑,VOL验线日线,MACD在零轴上方二次金叉,这时候如果成交量是前五日均量的1.5倍以上,胜率能到七成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任何技术指标都有滞后性,上个月我就吃过这个亏,明明形态都符合,结果公司突然被曝出财务问题,幸好舆情宝及时推送风险提示,让我少亏了5个点。

 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。去年统计过某主流炒股软件的年度数据,使用单一指标的用户盈利比例不到三成,但组合使用三个以上指标的,盈利面直接翻倍。这就像炒菜要讲究火候和调料搭配,光会颠勺可成不了大厨。

  技术分析说到底是在猜市场情绪,而情绪背后是信息在流动。现在每天早上的必修课,就是边喝咖啡边看舆情宝推送的机构晨报。他们的AI解读特别接地气,直接把资产负债率下降翻译成公司手头变宽裕了,对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特别友好。

  有朋友问我,现在AI工具这么多,还需要学技术指标吗?我的回答是:导航软件普及了,老司机照样得懂交规。工具能帮我们节省80%的机械劳动,但剩下的20%的决策智慧,还得靠自己的经验积累。就像用舆情宝的监控功能,设置好关键词预警后,突然多出来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研究公司基本面。

  最近在尝试把这三个指标做成量化模型,回测2019年以来的数据,年化收益居然跑赢了大盘指数15个百分点。当然实盘操作要考虑冲击成本,但至少说明这个组合确实有实战价值。要说遗憾的话,就是后悔没早点用舆情宝的研报汇总功能,以前手动查券商报告的日子,简直像在原始森林里找路。

  最后给新手朋友三个建议:第一,把手机行情软件的默认指标换成这三个;第二,每天收盘后花10分钟对照舆情报告复盘;第三,记住再好的工具也只是工具,真正的投资高手,都是把工具用出花来的手艺人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版权声明‌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yuzhibolangzi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

标签: 舆情复盘年鉴

相关文章

站长推荐

咨询电话
站长推荐2